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白电MCU,压力暴增

来 源:  时 间:2025-03-21

最近,美国政府宣布自 3 月 4 日起,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白色家电(简称「白电」)产品加征 10% 附加关税。

叠加 2019 年「301 条款」生效的 25% 关税以及年初已实施的 10% 税率,意味着我国出口至美国的家电产品将面临高达 45%~47.2% 的综合税率。其中,家用空调的税率突破 45%、冰箱、冷柜税率达到 45%~46.9%、因为反倾销税的影响部分产品甚至高达 49.72%。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税冲击,白电产品也开始承压。

白电 MCU,需求旺盛

2024 年白色家电产品 MCU 需求量为 10.6 亿颗,同比增长 12.7%。这数据很直观地反映了白电 MCU 市场发展的蓬勃。

白色家电中,MCU 的应用非常广泛。

有电机控制类,在空调、冰箱、洗衣机中,MCU 通过集成 PWM(脉冲宽度调制)功能,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比如灵动微电子推出的 MM32SPIN0280,主要用在空调、洗衣机的电机控制。

有智能控制类,比如高端冰箱配备了智能温控系统,通过 MCU 精确调节冷却效果,节省能源的同时提供更舒适的保鲜效果。

有用户界面控制,MCU 集成了 LCD/LED 显示、触摸控制等功能,为白色家电提供了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比如中微半导推出的 CMS89F62x5B 系列 MCU,内置电容式触摸按键模块,支持灵敏度调节,能够在冰箱、洗衣机、空调中起到显示和触摸控制的作用。

其他的方面,MCU 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能效优化、传感器数据采集、网络通信和智能互联、安全可靠性保证等。

MCU 增长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白电市场生产端旺盛,对 MCU 的需求增加。

近年来,中国白电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一方面是国内对高端白电产品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海外市场需求很强。

白电出口海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尤其是在如拉丁美洲、中东、东南亚等,需求增速很快。2024 年我对全球家电产品(白电)累计出口 1286.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8%,已经是连续四年超过千亿美元。

那么白电厂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了对 MCU 等核心零部件的采购。

第二,随着智能和变频的发展,MCU 多样性需求逐渐释放。

MCU 在智能化上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智能家居需要通过 MCU 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智能联动和场景控制。

比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智能门锁可以识别主人的面部特征,实现无钥匙进入;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光线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亮度和色温。

恩智浦去年推出的 i.MX RT700 跨界 MCU 系列,能够实现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瞄准的就是智能家居设备。而在 MCU 中集成 NPU 的不只是恩智浦一家,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都推出有集成 NPU 的 MCU。

如意法半导体的 STM32N6 系列,是其首款配备 NPU 的 MCU;英飞凌发布的 PSOC Edge E81、E83 和 E84 微控制器,里面的 NNLite 正是一种用于加速神经网络的专有硬件加速器。

从目前,白色家电对 MCU 的需求来看,空调是 MCU 需求最大的领域,占比超过 57%,其次是洗衣机(32%)和冰箱(11%)。

 

关税带来的压力

45% 的高额关税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给中国白电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从利润空间来看,关税的增加直接导致企业出口成本大幅上升。原本具有价格优势的中国白电产品,在高额关税的加持下,利润被严重压缩。对于一些利润微薄的产品,甚至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

在市场竞争力方面,中国白电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被削弱。美国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价格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中国白电产品因关税导致价格上涨后,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相比,价格竞争力明显下降。

利润和市场竞争力的下降,自然会带来出口量的下滑。总体来看,对整个白电产业链还是产生了冲击。对于 MCU 其实会带来两方面影响:

第一,促进国内 MCU 出海建厂。中国白电企业一直在推进全球本土化发展,比如格力、TCL 都在巴西建厂,那么部分白电的产能向海外转移,那么会减少对国内的 MCU 的直接采购。但目前,随着全球供应链的调整,MCU 厂商也开始在海外布局生产基地,这对于国内 MCU 的发展是更为健康的。

第二,倒逼 MCU 厂商产品升级和技术迭代。对于白电来说,高端化、智能化的趋势是始终在继续的,并且在关税叠加下,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白电企业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功能的开发。那这就需要国产 MCU 向高性能、低功耗、集成化方向发展。

 

国产 MCU 厂商,走向升级

白电 MCU 并不需要 3nm 工艺,但采用成熟制程工艺的白电 MCU 开发也并非易事。

在和中颖电子交流时,其董事会秘书潘一德分享到:「白电 MCU 的产品品质的要求和进入门槛很高,长跑型厂商才有机会,一般的厂商很难进去。」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白电 MCU 的竞争依旧激烈。

国际厂商如瑞萨电子、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微芯科技、东芝等在中国白电 MCU 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累计市场份额约为 57%。国内这边,如中颖电子、灵动微电子、峰岹科技、兆易创新等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提升,累计市场份额约为 31%。

白电 MCU 的竞争一直被称为「血战」。

我们看近五年来白电 MCU 的价格变化。2021 年因为疫情原因,MCU 平均售价上涨 10%,创下 25 年来最大涨幅。2022 年,部分 MCU 价格继续上涨,尤其是中高端型号。例如,ST 的 STM32 系列和兆易创新的 GD32 系列部分型号价格回升。

2023 年,白电 MCU 需求有所改善,Infineon、NXP、ST 等国际大厂将更多资源转向汽车和工业领域,白电 MCU 市场竞争压力相对减轻。

这一年中,国产 MCU 厂商数量迅速增加,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如小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

彼时有工程师在电子论坛反映,有厂里的新产品要求使用成本低至 3 毛钱以下的单片机(MCU),且功能要求繁多。这种情况下,部分供应商为了争夺订单,甚至愿意免费开发产品。

被称为国产 MCU 的「卷王」的普冉股份,2023 逆势 117% 增长,通过工艺优势(华力 40nm)拼出一条血路。还有乐鑫科技,抓住了物联网的浪潮,Wi-Fi MCU 领域表现亮眼,实现营收 14.33 亿元,同比增长 12.74%。

白电 MCU 的战场始终激烈,但国内白电 MCU 企业总有一股子韧劲。中颖电子从小家电 MCU 市场做起,现在在工规级家电 MCU、电机控制 MCU 也取得不错的市场份额。在白电 MCU 方面,已经可以做到性能比国外大厂更好,但价格略低。

美的的多款智能家电产品(如智能空调、智能冰箱)采用了中颖电子的 32 位 ARM Cortex-M3 内核 MCU,支持变频控制和智能温控功能。苏泊尔的智能电饭煲和电磁炉也采用中颖电子的 8 位和 32 位 MCU。

目前来看,中颖电子加大了对 32 位 MCU 的投入,逐步从 8 位和 16 位架构向 32 位 ARM Cortex-M3/M0+架构过渡。SH87F8962 是中颖电子推出的 32 位双核 MCU,集成 Wi-Fi/BLE 无线联网功能,适用于智能家电。

在 Wi-Fi MCU 方面,一直是乐鑫科技的强项,其 MCU 在家电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其 ESP32-P4 采用双核 RISC-V 架构,支持高性能处理和低功耗运行。乐鑫科技的 MCU 产品以高性价比著称,适合成本敏感型市场。

在 AI 领域,乐鑫科技在有意识地布局。之前推出的 ESP32,这是一款集成了 Wi-Fi 和蓝牙功能的 MCU,虽然没有集成 NPU,但其双核处理器和丰富的内存资源使得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 AI 应用。通过加载轻量级模型和使用优化算法,ESP32 可以实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功能。

专注做电机控制 MCU,国内比较好的是峰岹科技。其 MCU 产品在电机控制领域表现出色,支持高效节能的变频控制。最近业绩增长非常快,2024 年营业收入达 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5.94%。

产品上采用自研「8051+ME」双核架构,ME 内核专门用于电机控制算法的硬件化实现,显著提升了计算速度和控制精度。目前产品是在美的、海尔的冰箱、洗衣机等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家电企业造 MCU 也有一定进展。美的旗下美仁半导体,其主控 MCU MR88F001 单颗芯片累计销量超过 1000 万颗,市场反馈的失效率仅为 0.9ppm(百万分之零点九),领先于行业水平。并且在 2024 年,跻身 2024 年上半年白电市场 MCU 品牌 TOP5 榜单。

结语

今年,DeepSeek 的火爆,带来的 AI 冲击也自然波及了 MCU 领域。

现在的 MCU 在技术层面有三大发展趋势:AI 融合、集成度提升、架构创新与制程迭代。正如兆易创新 MCU 事业部产品市场总监陈思伟表示:「边缘计算的需求正在推动 AI 算法与 MCU 的深度结合。MCU 不再局限于传统控制功能,而是逐渐集成 AI 推理能力,用于图像识别、语音处理、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场景。」

围绕着 AI,将边缘 AI 技术融入 MCU,是国内 MCU 企业升级的一种有效的路径。

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 2025 年,具备 AI 功能的 MCU 产品将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应用场景将覆盖汽车电子、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工业自动化、智能安防等多个领域。

因此,即使有关税冲击,国内 MCU 也不必过多惊慌,多个赛道布局,提升自己的 MCU 产品性能,MCU 市场的增长潜力不容小觑。

上一篇:TI推出全球最小MCU
下一篇:南芯科技推出内置MOS管的高集成度升降压充电芯片

公司简介,关于我们 佰泰盛世产品展示 联系佰泰盛世
点击关闭

  • 销售马生:
    FAE技术支持:

    扫码联系微信

    服务热线:

    0755-82717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