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S2583 同步升压型 2A 双节锂电池充电管理 IC
- NLC47022带NTC功能和电量均衡功能电流2A 5V异
- PT2027 单触控双输出 LED 调光 IC
- HT316C兼容HT326C防破音功能免电感滤波2×20WD
- HT3386兼容TPA3118 2×50W D类立体声音频功放
- NS8220 300mW 双声道耳机音频放大器
- HT6875 2.8W防削顶单声道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 HT77221 HT77211 4.0V~30V输入,2A/1.2A同步降压变换器
- NS4117X 系列 外置 MOS 管开关降压型 LED 恒流控制器
- HT71663 13V,12A全集成同步升压转换器
- HT71763 20V,15A全集成同步升压转换器
- NS2160 同步开关型降压锂电池充电管理 IC
- HT7702 2.5~5.5V输入,2A同步降压变换器
- HT77231 4.0V~28V输入,3.5A同步降压变换器
看智能穿戴的现状、瓶颈与未来
未来可穿戴设备必将取代手机,成为新的电子消费品的主力。尤其是目前业界比较关注的AR、VR技术业已从可穿戴设备技术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影响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可穿戴设备市场不会形成很高的产业集中度,难以出现类似智能手机领域的几家独大的局面。可穿戴设备将成为创业创新集中的重点领域,创新型中小企业、创客群体将借助此新兴领域迅速发展。
施瓦布在其新书《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收录了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针对800位公司执行总监进行的一项调查,以判断这些企业领导人预测何时这些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将会给公众生活带来颠覆性改变。调查报告显示,眼镜式、头戴式及眼球追踪设备都会变得越来越智能,谷歌眼镜只是第一个成功尝试。在未来,人眼与视觉也将成为连接互联网及数字设备的新媒介。
智能手机未来将被取代
智能手机将在未来5年间逐渐变成简单的通信工具,可穿戴设备有望替代智能手机提供大部分功能。消费者与可穿戴设备的关系越来越密切,67%的用户都会在锻炼时使用可穿戴设备,而在旅行、工作学习、购物时使用的用户占比也分别达到了55%、49%、48%。由此推断,可穿戴设备会持续发展并且有希望深入其他领域。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可穿戴设备将会取代手机?以可穿戴设备的标兵Google Glass来看,它的确把很多功能从手机里面抽离出来,并以更好的语音交互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表面上看来,语音交互的确更为人性化,但是它的代价也很高的。
就犹如目前移动互联网代替台式电脑一样,未来可穿戴设备必将取代手机成为新的电子消费品的主力。尤其是目前业界比较关注的AR、VR技术,这种虚拟现实等技术,业已从可穿戴设备技术独立出来,成为一种影响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不过,这也需要网络速度、存储技术、电池技术,以及大数据处理技术等配套软环境的跟进。
当下的健康运动穿戴设备和智能手表,只是可穿戴设备时代即将到来的序幕。与智能手机在过去十年的发展相比,可穿戴设备市场将会以更多元化、更具影响力的方式扩张,可穿戴设备将会取代目前现有的手机、手表、医疗设备如血糖仪、房子汽车的钥匙等产品,深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瓶颈:缺少“杀手级应用”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23个影响人类发展的技术之一,未来的发展前景自然光明,但是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赛迪智库在其报告中指出,当前可穿戴设备产业存在的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穿戴应用数量有限,生态体系难以统一。当前,可穿戴设备的应用程序数量十分有限,与智能手机相比,无法向用户提供优秀的应用体验。智能手表的应用程序尚不丰富,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应用程序更加稀缺。不仅如此,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SDK和API难以统一,底层基础应用软件平台的不同使设备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可穿戴设备生态系统中,操作系统不统一,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无法吸引开发者和创业投资基金大规模进入,缺乏“杀手级应用”,成为可穿戴设备应用普及的瓶颈。
二是,产品同质化问题凸显,专业化服务拓展不足。目前,可穿戴设备产品类型主要集中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功能趋于相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就使用领域来看,当前大部分的产品仍未真正切入到可穿戴医疗、金融支付、身份认证等环节,在垂直领域的拓展方面严重不足。
而数据安全性问题更是难以避免。特别是可穿戴设备由于贴近人体,涉及大量的个人身份信息、用户健康信息、地理位置信息、指纹信息等关键隐私信息,信息的泄露将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可穿戴设备成为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使人、事、物与互联网连接更为紧密,数据信息被泄露、被窃取乃至被利用的风险愈加增大,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可穿戴设备数据安全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与研究人员预期的结果相反,使用可穿戴设备时数据共享引起的个人数据泄露并不是用户们最担心的问题,他们反而认为将自己的运动等数据分享给家人或朋友更有助于激励、督促他们去坚持使用设备。更有趣的是,消费者们认为来帮助他们达到可穿戴设备使用目标的往往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因为这种将自己的数据信息分享给他人的形式。当然,也有60%的消费者认为需要管控他们的个人数据访问权限。
可穿戴设备的未来态势
从目前全球的发展情况来看,可穿戴设备的技术路径主要分为四条:
一条是以三星等传统通信企业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路径,即基于通信的智能穿戴产品;
一条是以耐克等传统运动娱乐企业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路径,即基于定位、运动娱乐的智能穿戴产品;
第三条则是以谷歌眼镜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路径,即基于眼镜类的虚拟现实或沉浸式的智能穿戴产品;
第四条则是以移动医疗为主的可穿戴设备路径,即基于血压、心率、血糖、新陈代谢等方面的监测。
与其它行业相比,可穿戴行业细分趋势更为明显。易操作性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基础,针对细分市场而言,这样的要求更加重要,如何做到功能专一、专业是对细分领域企业研发、资本和营销的考验,成功地在某一功能打开切口,推动整个市场成长、扩张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可穿戴设备厂商未来发展的重心必将在大而全和小而精的两种路线中做出选择,大而全的路线更适合三星、LG、华为这样的产业链较完善的企业,而小而精的路线则对初创型企业和专业型企业更具吸引力。
未来可穿戴设备产品形态将愈加丰富,融合应用更为深入。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仍以手表、手环、眼镜为主,尚处于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初级形态。随着传感技术、材料技术、交互技术的日益成熟,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将愈加丰富,向人体穿戴的各类物品延伸,衣服、鞋子、戒指、发带等多样化可穿戴产品将不断涌现。可穿戴设备将向纵深方向发展,产品形态之间的界限将逐步打破,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之间功能将逐渐趋同。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总体趋势是发展软件生态系统,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只是其功能载体,功能的实现并不局限于产品类型。目前可穿戴设备主要是健康追踪工具,但这种单一功能的设备最终会被更加广泛、更加以应用为中心的智能手表所吸收。
其次,垄断市场难以形成,创新型企业尚存机遇。目前,苹果、谷歌、三星等巨头企业相继进军可穿戴设备领域,抢占可穿戴设备产业制高点,但可穿戴设备市场不会形成很高的产业集中度,难以出现类似智能手机领域的几家独大的局面。智能手机市场依赖单一类型设备,产品形态高度统一,而应用范围“从头到脚”全面发展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实质上是诸多市场的集合,产品类型多元化,产品应用多样化。可穿戴设备将成为创业创新集中的重点领域,创新型中小企业、创客群体将借助此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以苹果智能手表为代表的旗舰型产品提升可穿戴产品的用户认知度,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广度将使产业具备一定的分散性,也使创新型小企业获得成长空间。
最后,产业链将加速整合,行业发展趋于理性。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互联网+”思维做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尤其是和互联网联系紧密的可穿戴设备硬件供应商和软件开发商,在软硬件方面将加大投入。硬件、应用与网络关联性更强,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信息的相互交换与处理变得更为便捷,基于同样平台的可穿戴设备的开发成本相对较低,且可以快速融入相对成熟的生态系统。媒体的关注和资本的进入将趋于理性,智能设备产业链软硬件融合不断深入,将朝着垂直、专业化方向发展,可穿戴设备专属传感器和智能芯片将不断涌现。以传感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将会超越摩尔定律进行跨界创新,未来传感器与芯片、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融合。产品层面的演变将会朝向两个极端发展,一是聚焦细分市场,推出极致、专业产品,二是开拓综合市场,强调功能大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