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A8128 内置升压的60W立体声D类音频功放
- AU6815A集成音频 DSP 的 2×25W 数字型 Cl
- HTN78A3 6V~140V输入,3A实地异步降压变换器
- HT81297 18W内置升压单声道D类音频功放
- NS2583 同步升压型 2A 双节锂电池充电管理 IC
- NLC47022带NTC功能和电量均衡功能电流2A 5V异
- PT2027 单触控双输出 LED 调光 IC
- HT316C兼容HT326C防破音功能免电感滤波2×20WD
- HT3386兼容TPA3118 2×50W D类立体声音频功放
- NS8220 300mW 双声道耳机音频放大器
- HT6875 2.8W防削顶单声道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 HT77221 HT77211 4.0V~30V输入,2A/1.2A同步降压变换器
- NS4117X 系列 外置 MOS 管开关降压型 LED 恒流控制器
- HT71663 13V,12A全集成同步升压转换器
怎样降低开关管的开关损耗?
以下是一些降低开关管开关损耗的有效方法:
一、选用合适的开关管 采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开关管 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开关管是很好的选择。与传统的硅基开关管相比,它们具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更低的导通电阻和更快的开关速度。例如,碳化硅 MOSFET 的导通电阻可以比相同耐压等级的硅基 MOSFET 低很多,这在降低导通损耗的同时,由于其开关速度快,能够减少开关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交叠时间,从而降低开关损耗。
这些宽禁带半导体开关管还能在更高的温度和频率下工作,有助于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和效率。例如,在高频开关电源应用中,氮化镓开关管可以在几百 kHz 甚至数 MHz 的频率下有效工作,而传统硅基开关管在这样的高频下,开关损耗会变得非常大。
二、优化开关管的驱动电路
调整驱动电阻 驱动电路中的驱动电阻对开关管的开关速度有重要影响。通过适当增大驱动电阻,可以减缓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速度,减少开关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率(dv/dt 和 di/dt),从而降低开关损耗。但是,驱动电阻过大也会导致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延迟增加,影响电源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根据开关管的特性和具体的电路参数进行优化调整。
例如,在一个以 MOSFET 为开关管的开关电源中,原始驱动电阻为 10Ω,开关损耗较高。通过实验将驱动电阻调整为 20Ω 后,发现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速度变慢,开关损耗降低了约 30%,但同时导通和关断延迟略有增加,需要综合考虑对电源性能的整体影响。
采用有源钳位驱动技术 有源钳位驱动电路可以有效控制开关管在关断过程中的电压尖峰,减少开关损耗。在开关管关断瞬间,有源钳位电路能够将开关管的电压限制在一个安全范围内,避免过高的电压尖峰导致开关管的损耗增加。
例如,在一些反激式开关电源中,采用有源钳位驱动技术后,开关管的关断电压尖峰可以从原来的几百伏降低到合理范围内,大大降低了开关管的关断损耗,同时提高了开关管的可靠性。
三、软开关技术的应用
零电压开关(ZVS)和零电流开关(ZCS) 零电压开关技术是指让开关管在电压为零时开通,零电流开关技术是指让开关管在电流为零时关断。实现 ZVS 或 ZCS 可以显著降低开关损耗。例如,在谐振变换器中,通过合理设计谐振电路的参数,使开关管在零电压或零电流条件下进行开关动作。
以 LLC 谐振变换器为例,它利用变压器漏感和谐振电容组成谐振网络,能够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在这种变换器中,开关管在开通时,其两端电压已经下降到零,此时开通开关管,几乎没有电压和电流的交叠,开关损耗可以降低到很低的水平。
准谐振技术
准谐振技术是一种在传统硬开关电路基础上进行改进的软开关技术。它通过在开关管的开关过程中引入谐振,使开关管在接近零电压或零电流的条件下进行开关。例如,在准谐振反激变换器中,在开关管关断后,利用变压器的漏感和寄生电容形成谐振,使开关管在下次开通时,其两端电压已经谐振到较低的值,从而降低了开通损耗。
四、优化电路拓扑结构 采用双开关管结构 在一些拓扑结构中,如双管正激变换器,使用两个开关管串联。这种结构可以在开关管关断时,将电压分摊到两个开关管上,降低每个开关管承受的电压应力,从而减少关断损耗。同时,双管结构还可以提高变换器的可靠性,因为两个开关管同时出现故障的概率相对较低。
选用合适的变换器拓扑
不同的变换器拓扑对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影响不同。例如,相移全桥变换器能够通过控制桥臂之间的相移,实现开关管的软开关,降低开关损耗。与传统的硬开关全桥变换器相比,相移全桥变换器在中大功率应用中,开关损耗可以降低 30% - 50% 左右,有效提高了电源的效率。
上一篇:音质与扬声器的频率响应曲线
下一篇:音箱IPX防水等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