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A8127 内置升压的77W单体声D类音频功放
- HT517 3.2W高性能数字单声道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 HTA8128 内置升压的60W立体声D类音频功放
- AU6815 集成音频 DSP 的 2×25W 数字型 C
- HTN78A3 6V~140V输入,3A实地异步降压变换器
- HT81297 18W内置升压单声道D类音频功放
- HT337B 120W 单声道D类音频功放
- NS2583 同步升压型 2A 双节锂电池充电管理 IC
- NLC47022带NTC功能和电量均衡功能电流2A 5V异
- PT2027 单触控双输出 LED 调光 IC
- AU6815P 集成音频 DSP 的 2 × 32W 数字
- HT316C兼容HT326C防破音功能免电感滤波2×20WD
- HT3386兼容TPA3118 2×50W D类立体声音频功放
- NS8220 300mW 双声道耳机音频放大器
音响的层次感与厚实感
层次感、厚实感是音响最重要也是最难调试。
音响的 层次感 和 厚实感 是主观听感的核心体验,但其底层支撑与多项客观技术指标密切相关。以下是关键参数与听感关系的详细解析:
一、层次感的关联指标
层次感;指不同乐器、声部的分离度和空间定位能力,依赖以下指标:
1. 总谐波失真(THD)
影响:THD低(<0.05%)时,声音细节保留完整,微小信号(如弦乐泛音、人声气息)不被掩盖。
示例:THD为0.01%的功放,播放交响乐时,小提琴组与木管乐器的位置清晰可辨。
2. 瞬态响应
定义:系统对突发信号的跟随速度,通常以 上升时间和 衰减时间衡量。
数据:优质功放的上升时间需<3μs(如Pass Labs XA系列),确保鼓点起音干脆,避免拖尾模糊层次。
3. 声道分离度
标准:>60dB(@1kHz),高端机型可达>90dB(如Mark Levinson No.536)。
效果:高分离度减少左右声道串扰,声像定位精准(如人声居中,吉他偏右)。
4. 频率响应平坦度
范围:20Hz-20kHz ±1dB内,避免频段凹陷或凸起掩盖细节。
案例:中频(300Hz-3kHz)凹陷会导致人声与钢琴声重叠,层次模糊。
二、厚实感的关联指标
厚实感表现为中低频饱满、声底扎实,听起来嘣嘣的,干净有力,主要依赖以下参数:
1. 阻尼系数
定义:功放内阻与负载阻抗的比值,反映对扬声器振膜的控制力。
数值:>200(高端功放可达>1000),低阻尼(<50)时低频松散,高阻尼则紧实有力。
示例:丹拿Confidence 60音箱搭配高阻尼功放(如McIntosh MC462),低频下潜深且弹性足。
2. 低频延伸与均匀度
指标:
低频下限:30Hz(-3dB)以下,确保大提琴、贝司的基频完整。
低频失真:<1%(@50Hz, 100W),避免轰鸣感掩盖中频。
实测:B&W 800 D4低频达16Hz(-6dB),配合THX认证功放,厚实而不浑浊。
3. 中频密度
影响因素:
中频谐波失真:偶次谐波(如0.1% THD)可增强温暖感,但过量会发闷。
阻抗匹配:扬声器中频阻抗曲线平缓(如±15%),功放电流输出稳定。
典型设计:ATC SCM50采用软球顶中音单元,中频失真<0.5%,人声饱满立体。
4. 电源储备与动态余量
指标:
电源不陷打,功率要大大的,内阻越小越好。
峰值电流:>20A,确保大动态不压缩。
电容容量:>50,000μF,瞬时供电稳定。
效果:你播放一个《1812序曲》时,炮声爆发瞬间声压不塌陷,维持整体密度刚劲有力用。
三、综合调校与设备匹配
1. 扬声器-功放协同
灵敏度匹配:高灵敏度音箱(>90dB)搭配低功率甲类功放,
中频密度突出;低灵敏度(<85dB)音箱需大电流功放。
阻抗兼容性:静电音箱,阻抗波动大,需高电流功放。
2. 房间声学修正
低频驻波抑制:通过EQ将30-80Hz衰减3-6dB,提升层次清晰度。
混响时间控制:RT60≈0.3-0.5秒(小房间),避免反射声掩盖细节。
四、典型器材听感对比
器材组合 层次感表现 厚实感表现
声场纵深明确,三角铁定位精准 中频密度高,男声胸腔共鸣感强
乐器分离度极佳,弱音细节丰富 低频下潜至20Hz,冲击力扎实
五、关键指标优先级
1. 层次感:优先关注 THD、瞬态响应、声道分离度。
2. 厚实感:优先优化 阻尼系数、低频延伸、电源储备。
实际听感是客观指标与主观调校的综合结果,建议通过实测数据(电声分析仪)与试听结合,找到符合个人偏好的平衡点。
上一篇:DCDC电源通过扩频调制(SSFM)抑制EMI
下一篇:电路中底噪产生的原因